一、专业定位
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开办于2005年,是学校的龙头和特色专业之一。专业立足于民航运输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构建“校企共育、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民航运输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一线业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民航客货销售、值机、航班配载、机场地勤、货运代理等岗位,并具备向管理岗位晋升的潜力。
二、专业条件
1.师资
民航运输服务专业现有校内专业教师6人,均为“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教师4人,占比67%;企业兼职教师多人。教师主要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民航类院校。
2.实训条件
目前专业在校外实习基地有40多个,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同时建有模拟操作、仿真实训、情景训练等相关实训室,例如民航信息技术实训室、机场综合实训室、民航货物运输实训室和校园候机厅等,实践教学学时占比56%以上。

三、专业建设成果
1.品牌建设
2012年9月,《民航客票销售系统》课程获批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7月,民航运输专业获批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年7月,民航运输专业获批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2022年,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入选海南省双高专业群。2023年,我校被选为全国民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2.专业影响力
2021年,在“金平果”2021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前三。
3.人才培养
截至2025年,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培养了共18届约3000名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质量较高,学生实习就业主要分布在机场、航空公司、民航销售企业的客货运地面服务、市场营销等岗位。
4.社会服务
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多名教师具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教员、考评员及民航危险品培训教员资质,可开展15个民航类证书的培训考评工作。
5.科研
近年来,专业教师团队完成教育部课题项目1项(教育部高职类民航运输服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海南省课题10余项,海南省精品课程1项,三亚市院地合作项目5项,院级课题6项,院级精品课程4项。累计开发教材20余本,在省级以上刊物累计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与三亚市、海南省、教育部等课题研究20余项。
6.技能竞赛
多次指导学生获得海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二等奖。
四、课程与教学计划
1.准确岗位定位
通过行业、企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五个方面的调研,将民航运输专业实习就业岗位群进行了定位。其中,民航商务营销岗位群包括:客户服务、市场销售、民航财务结算;飞机航班运行保障岗位群包括:民航旅客服务、机场行李查询、航班配载、值机服务、现场指挥(场站代表);民航货物运输服务岗位群包括:货物收运与代理、货物仓储与装载。
2.以岗位核心技能构建课程体系
围绕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独立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并结合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3.民航运输专业教学计划
大一学年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大一学年第二学期和大二学年主要学习专业课程、独立实践课程,参与生产性实践和企业岗前培训,大三学年顶岗实习。